自从退休后,王姨总是无故胸闷头晕、心慌出汗,颈肩也开始酸痛不适。
她去医院做过检查,但没发现器质性病变,查不出什么毛病。后来她尝试了中药调理,情况仍然没有好转。周围的朋友都觉得王姨变了个人,整天唉声叹气的,不像以前那样开朗。
前段时间,朋友告诉王姨,她这种情况跟免疫力低下有关,推荐她吃点维生素。
最初,王姨按照说明书,每日吃一粒维生素片。一段时间过后,她感觉身体没有什么变化,便加大剂量,一天吃3粒。但是没多久,王姨就感觉四肢乏力,食欲不振,皮肤发黄,经医生检查确诊,竟是维生素过量所致的急性药物性肝衰竭!
王姨无法相信,维生素明明是“保健品”,怎么会吃出肝衰竭?
一、新研究:乱吃维生素,提升27%癌症风险?
生活中不少人会经常服用维生素,无论自己是不是真的缺乏,从而给身体埋下安全隐患。
维生素B3是人体需求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,其作用包括维持胃肠功能、保障皮肤健康、预防口腔疾病等。但瑞士的一项新研究发现,如果维生素B3补充不当,可能增加患癌风险。
在人体内,维生素B3可以转化成一种衍生物——烟酰胺核苷(NR)。为了探究NR的作用机理,Goun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研究。
在研究中,他们给三阴性乳腺癌模型的小鼠喂食富含NR的饮食,同时设立对照组,并在10周后检测小鼠体内形成肿瘤的比例。
结果发现,70%的实验组小鼠检测出肿瘤,而对照组只有55%,说明实验鼠的肿瘤发生风险增加了27%。另外,在“肿瘤转移率”的实验中,研究发现补充NR的小鼠,其脑转移瘤的形成明显增加,转移率与转移灶数量都超过对照组。
Goun教授强调,个性化医疗非常重要,不同人群是否可以补充NR,应该进行充分的评估。
其实早在2022年6月,顶级医学期刊JAMA就发布过一篇重磅综述,并强调道:在预防癌症、心血管疾病以及死亡上,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几乎没有作用,但如果过度补充,反而会增加患癌风险。
目前,市面上的维生素产品可以说是琳琅满目、数不胜数,但如果随意服用,潜在的副作用可能会找上门。
二、过量服用维生素,危害有多大?
关于各种维生素的功能和作用,九叔已经写过很多次了,今天,我们重点来看看它们的副作用。
1、维生素A
急性中毒时,可在12小时~24小时内出现头痛、烦躁、呕吐、视神经乳头水肿、复视、眼部震颤、头围增大、囟门饱满等症状;
慢性中毒时,其症状轻重与个体差异、摄入量有关,表现多样,比如颅脑压增高、转移性骨痛、皮肤粗糙、皮肤瘙痒脱屑、毛发稀少等,偶有肝脾肿大和出血倾向。
2、维生素B
- 维生素B1:过量摄入可致发绀、消化道出血、乏力、恶心,坐立不安等;
- 维生素B2:过量摄入可引起眼部不适,比如眼痛畏光、视物模糊,甚至引起溃疡性角膜炎等;
- 维生素B6:每日摄入超过200mg并持续30日以上,可引起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;若每日2-6g持续数月,可引起严重且永久的周围神经病变;
- 维生素B9(叶酸):过量摄入可引起皮肤红斑、瘙痒、气管痉挛等反应,长期应用可能导致食欲下降、恶心腹胀等;
- 维生素B12:过量摄入可引起低血钾症、高尿酸血症,引发头晕、恶心呕吐、食欲下降、咽痛、背痛、乏力、缺铁性贫血等症状。
3、维生素C
轻微副作用包括恶心、胃痉挛、腹泻腹胀等一般性腹部不适症状。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,包括骨刺、肾结石、营养不均衡、降低烟酸辛伐他汀的有效性等。
4、维生素D
过量补充维生素D可引发中毒症状,包括恶心呕吐、食欲减退、腹痛腹泻等。
5、维生素E
过量补充维生素E可引起头痛、疲劳虚弱、恶心、腹泻、胃胀等不良反应。
三、身为普通人,该如何对待维生素片?
现在维生素的广告随处可见,特别是逢年过节,赠送维生素保健品也成为潮流。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,应该如何对待维生素片呢?
1、普通人无需服用
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:普通人不需要吃维生素补剂。
何谓“普通人”?经过医生确诊,明确缺乏某种维生素,且无法通过调整饮食解决的人,是需要补充维生素的“非普通人”。除此之外,其他人均属于不需要补充维生素的“普通人”。
普通人如果能养成饮食多样化、营养均衡、不挑食不厌食的习惯,基本上能满足正常的生理需求,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。
2、不过量、不依赖
如果要补充维生素,则要遵循“不过量,不依赖”的原则,不同维生素的标准摄入量参考如下:
图源: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》
图源: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》
3、不宜空腹服用
维生素A、D、E等脂溶性维生素应在饭后服用,有利于溶解和吸收;维生素C、B等水溶性维生素,不宜空腹服用,否则容易出现未被吸收就被排出的情况。
再一次强调,对于普通人来说,只要正常饮食,一般不必补充维生素。对于已经确诊缺乏某种维生素的人群来说,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,切莫滥用。
还没有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