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旦爆发全面核战,后果不堪设想。

就比如广岛、长崎在遭遇核打击后,数十万人丧生,幸存者多在之后数年内死去。

但如今各国拥有的核弹头,威力远超当时所使用的原子弹。

一旦投入使用,将在地球上制造出“核冬天”,导致全球变冷,作物歉收,最终令数亿人面临死亡的威胁。

因此我们必须明白,不存在所谓“有限核战”。

一旦第一枚核弹落下,双方必将陷入无底深渊,直至地球沦为人间地狱。

而中美俄三国则一直被视为世界核力量的代表,它们手中的核武库积累具有怎样的规模?

一旦不幸爆发核战争,又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巨大的灾难?而作为普通百姓,我们又该做好哪些准备,以提高在核战下的自救能力?

各国核武器库存及使用可能性

美国和俄罗斯无疑是世界上拥有最多核武器的两个国家。

美国各型核弹头的总数约为4000枚,其中洲际弹道导弹载核弹头约有1500枚,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搭载的达1000余枚,战术核武器也有1500枚之多。

这些核武器主要储存在美国本土、关岛等太平洋岛屿基地,以及遍布欧洲的美军基地内。

而俄罗斯目前所有的核弹头总数估计在4400枚左右,分散部署在远东地区、西伯利亚以及欧洲部分。

具体来看,俄罗斯的洲际弹道导弹大约装备了1400枚核弹头,海基导弹约900枚,战术核武器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。

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,其核武器储备量相对两大核强国要少得多。

外界对中国核武库存的估计在350-600枚之间,这其中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弹头数最多,大约有200枚,此外还有少量的战略轰炸机和潜艇携带的战术核武器。

尽管三大核强国拥有大量核武器,但由于拥核国家间存在着“核威慑”的相互制衡态势,全面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并不高。

但是,随着地区性冲突的增多,以及高端武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,局部的低层级冲突还是有可能升级为核交锋的风险。

这种概率虽然不大,但也不能完全排除。

例如印巴之间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纠纷,以及韩国与朝鲜之间长期的对立关系,都存在着小规模的核武使用可能。

此外,不能排除个别国家内部出现恐怖势力获取核武器使用权的极端情况。

因此,各国还是需要加强防范,避免局部核危机演变为不可控的全球性核灾难。

毕竟一旦爆发全面的核战争,其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无人能够想象。

核战给人类生存带来哪些威胁

具体来说,核战至少会给人类生存带来以下三大威胁:

1、强大的爆炸冲击波与火灾风暴

我们先来看看单枚核弹爆炸会造成怎样的后果。

一旦核弹在空中爆炸,会产生极为强大的爆炸冲击波。

这股冲击波的膨胀速度非常快,在十几秒内就能扩散到数公里范围。

处在爆心附近的建筑物会瞬间化为乌有,大量市民也会被冲击波直接掀翻甚至撕裂。

爆炸产生的高温更会瞬间将人体水分化为水蒸气使皮肤烫伤。

而冲击波还会掀起成吨重的废墟,砸向四周行人。

曾有幸存者描述,核爆时刹那间整栋大楼就轰然倒塌,天昏地暗,四处都是飞舞的瓦砾碎片。

有的人被压在废墟中动弹不得,有的人被碎片钉穿了身体,痛苦不堪。

爆炸还会形成高达上千度的高温火球,使环境中的氧气瞬间点燃,产生燃烧速度极快的火灾风暴。

这股火风能在几秒钟内将几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房屋、树木和其他易燃物全部焚毁。

可见,单枚核弹的爆炸后果就已然非常可怕。

更何况是万一出现大规模核战争,估计会有成千上万枚核弹在全球各地爆炸,其破坏力简直超乎想象。

那势必会掀起巨大的震波与火海,夷平一座座城市。

所有建筑物化为乌有,到处都是烈火与浓烟。

成片的树林被彻底焚毁,河流、湖泊也被污染殆尽。

动物们纷纷倒毙,空气中弥漫着腐肉与焦灼的恶臭。

地面上到处是掩埋在废墟中的尸体,还有奄奄一息挣扎求生的伤者。

整个世界都陷入一片末日的恐怖与绝望。

2、大范围的核辐射污染

除了爆炸冲击波和火灾风暴外,核弹爆炸还会产生大量的核辐射,严重污染环境。

辐射尘埃能够迅速扩散到上百公里外,导致所有暴露在外的生物遭到辐射污染。

即使躲过了冲击波和火灾,如果无法防止辐射尘埃的侵袭,人体依然会遭受到核辐射的严重伤害。

首当其冲的就是大量的γ射线会照射人的外部身体,造成皮肤烧伤、脱发、呕吐等症状。

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神经衰弱、消化系统衰竭的症状。

α射线和β射线虽然穿透力较弱,但若吸入或接触到包含这些射线的灰尘,也会对人体细胞和DNA造成破坏,增加患癌几率。

最常见的后果是白血病、甲状腺癌等症。

更可怕的是,辐射尘埃还会污染土壤和水源,导致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,而人又不得不依赖这些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生存。

长此以往,体内辐射物质残留会越来越多,最终导致严重的辐射病。

曾有幸存者描述,核战过后,许多人头发脱落,牙齿松动,大片皮肤溃烂。

然而因为饥饿无奈只能勉强吃下一些受污染的食物充饥,数日后便无力再起,奄奄而终。

若大规模核战真的发生,辐射尘埃将波及全球各地,给所有暴露于外的生物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。

动植物会大面积死亡,人类更会因为辐射污染而生不如死。

辐射的危害会持续几十年,给人类后代带来基因缺陷,堪称人类文明的毁灭性打击。

3、导致全球气候异常

大量核弹爆炸不仅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尘埃,还会向大气层喷射出海量烟尘。

这些烟尘会遮蔽阳光,使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,导致全球气温迅速下降。

有科学预测,如果发生规模性核战争,北半球的气温至少会下降摄氏20度,南半球也会下降约10度。

气温的大幅下降会使原本温带的地区进入数年的严冬,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,食物严重短缺。

全球会出现大规模饥荒,许多贫困地区的人将面临极端的生存危机。

气候变化还会使疾病肆虐,像是流感会在严寒中更容易传播,而人体抵抗力下降也使死亡风险增加。

同时,气温的变化也会引发各种极端天气。

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,导致海平面下降,许多港口被冰封,海洋生态遭到破坏。

而且核战不仅给当代人类带来巨大灾难,也会使地球环境长期恶化,继续危害我们的后代。

面对这样可怕的后果,我们必须思考如何避免核战爆发,如何在核战中求生。

逃生求生的六大场所

针对核战可能带来的各种灾难,我国在全国范围内都布置了一些适合避难的场所。

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,主要有以下6种逃生求生的场所:

1、地铁站和高铁站

地铁站和高铁站大都是建在地下的设施,可以为我们提供天然的屏障,阻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灾风暴。

而且大多数地铁站都修建有通风系统、配电设施和水源,内部空间广阔,可以容纳大量人群进行避难。

一旦发出核战警报,民众可以第一时间进入附近的地铁站避难,这会大幅提高生存几率。

此外,现代化的高铁也站具有类似的防护功能,也可以成为避难的理想场所。

2、防空洞

这是正儿八经用来防核的。

而我国早在抗日战争时就开始修建防空洞。

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在全国范围修建了大量防空洞。

典型的防空洞深达地下几十米,配备了多道防辐射铁门、通风系系统、水源、粮食等设施,可提供数周乃至数月的隔绝环境。

关键国家机关和军事基地都会配套重要的防空洞系统,保证国家机器在核战期间可持续运行。

但是平民可利用的防空洞有限,且分布参差不齐。

部分城市完全没有防空洞可供使用。

3、天然岩洞

我国西部、西南部喀斯特地貌发育,天然溶洞资源丰富。

这些洞穴部分已开发为旅游景点,空间较大,可为上万人提供避难场所。

洞内温度恒定,水源充足,地势高,可有效防核冲击波。

缺点是分布局限在喀斯特地区,非该地区居民不太可能在紧急时刻跑到千里之外的山洞避难。

4、海岛

理论上远离大陆的海岛,可利用地理屏障来减弱核爆冲击波的强度。

岛上已有一定的食宿设施,可提供避难生存的基本条件。

但是适居的海岛面积都不大,资源有限,无法容纳太多避难人员,交通运输也会成为瓶颈。

实际上,海岛生存环境更脆弱,一旦大陆核战爆发,海岛也难逃被牵连的命运。

5、高原地区

由于海拔高人烟稀少,高原地区也可以成为避难选择。

典型的如西藏高原,冰雪覆盖,地势高,可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。

但是高寒缺氧的高原环境对普通人的适应能力都较差,无法长期生存。

而且藏区年平均气温仅2摄氏度,核战爆发后气候变得更加严酷,会大批造成高原病。

6、干旱盆地

最后一个选项是干旱盆地,如新疆塔里木盆地等。

这些深入内陆的低洼盆地,可利用地势起到一定的隔绝作用。

问题也是生存环境过于恶劣,水源匮乏,且易受各类核辐射影响,辐射物质更容易堆积在这类地形之中。

普通民众根本无法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生存。

结语

地铁和防空洞在地缘分布上最占优势,是首选的避难场所。

此外还需要注意储备必需品、做好防护措施以提高核战生存率。

不管怎样,我们都要尽自己的努力来守护和平,不让这样的灾难降临。